媒体报道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野生鲟32年来首次未产卵

发布时间:2017-01-10

文汇报讯 (记者 任荃)秋风乍起,徘徊在长江口的东海水产研究所鱼类资源监测船结束了最后一次大范围搜寻,再次黯然而归。今年5月至今,经过近万平方公里的持续监测,监测船未发现一尾中华鲟幼鱼。这基本证明,长江上游中华鲟产卵场去年没有鲟宝宝诞生。

按照中华鲟的习性,成年中华鲟会从大海游回长江,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抵达上游产卵场产卵;初生的幼年中华鲟沿江而下,于次年5月到9月陆续抵达长江口,调整适应后再游回大海。

去年秋冬,上游产卵场的监测显示,没有发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今年长江口为期半年的幼鲟监测结果,与上游零产卵报告形成了相互佐证。

“这是继葛洲坝截流当年(1981年)无产卵后,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鲟鱼专家、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博士表示,对于中华鲟野生种群的延续来说,这是标志性重大事件,“水中活化石”的状况不容乐观。

虽然中华鲟监测点无法覆盖整个长江流域,但不同机构的调查结果,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严峻事实。今年7月至8月,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在江苏常熟附近的长江口,对经此回归大海的中华鲟幼鲟进行监测,结果一无所获。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也表示,自管理处2004年开展中华鲟幼鲟资源量监测以来,资源量持续下降,今年的监测结果首次为零。

目前,闽江、珠江、钱塘江和黄河中华鲟种群已绝迹,长江种群是唯一有分布的中华鲟种群。受生境消失、环境污染、航运和过度捕捞等影响,洄游至长江的野生中华鲟量每十年左右下降一个量级,2010年被列为国际极危物种。

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组长危起伟认为,没有自然产卵,意味着野生中华鲟种群数量无法得到补充,如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

研究了30年鲟鱼的庄平仍对中华鲟的未来抱有一线希望。“即使一两年不产卵,也很难对一个物种的走向作出结论性判断。”在他看来,在地球上生活了1.4亿年的中华鲟,历经沧海桑田,想必对环境有着超人的适应能力,现在的问题在于,它的调整适应能力能否跟得上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

中华鲟会否重蹈白鳍豚、江豚的厄运?明后两年的监测和科学保护措施十分关键,无论如何,此番零产卵报告都是警示。一旦有一天中华鲟消失,其影响不仅是在生态上的,更在人们的心里。

专家问诊野生种群“无后之殇”

谁侵扰了中华鲟的“产房”

■文汇报记者 任荃

当长江口的天气由暖转寒,野生中华鲟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几乎成了科学圆桌上的定论。上周末,新成立的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特邀各方专家,共同问诊中华鲟的“无后之殇”。专家推测,很可能是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导致的水文条件自然节律的紊乱,以及气候、工程等因素的叠加,让中华鲟找不到合适的“产房”。

无处产卵的尴尬,32年前中华鲟也曾遭遇。1981年葛洲坝截流,远在上游金沙江的中华鲟产卵场只能隔坝相望。所幸第二年,成年中华鲟开始在葛洲坝下产卵,并逐渐稳定下来,新“产房”由此形成,不过面积仅为葛洲坝截流前的5%。每年,奔赴“产房”生养的鲟鱼妈妈从之前的数千尾锐减到现在的几十尾。

即便有了物理空间的“产房”,中华鲟对于分娩环境的要求也十分苛刻。鲟鱼专家、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博士介绍,水温是一个必要条件——在中华鲟的产卵季节(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产卵场区域的水温必须达到18℃以下,鲟鱼妈妈才会生产。如果“产房”水温与季节对不上,鱼卵很可能就出不来,这是中华鲟1亿多年进化形成的生理习性。

近几十年来,长江上游截流蓄水不仅引发“滞温效应”,同时也改变了流量、流速等的时空节律。正如一位专家所言:“长江本该四季分明,冬季枯水,夏季涨水,如今宛若进了空调房,有些‘内分泌失调’了。”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一份分析报告中表示,2013年夏季,长江上游气候异常,水温相对于往年偏高,可能对中华鲟繁殖产生一定影响。

据预测,2014年长江流域气象条件有利于中华鲟的繁殖,如果今明两年仍监测不到野生中华鲟的产卵行为和幼鲟,那么长江的水文环境是否还适合中华鲟繁衍生息将存疑。

那么,拯救“产房”可行吗?专家表示,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供尝试:一是建人工替代产卵场,即重新寻觅一片适合的水域,让中华鲟挪个窝,换个地方产卵,但能否成功很难保证。二是科学设计水电调度方式。比如四大家鱼春季产卵需要洪峰,现在没有洪峰,于是想办法制造洪峰。对于中华鲟而言,类似的水电调度理论上可行,但难度要大得多,尚拿不出成熟的技术方案。庄平说,科学调度法往往会牺牲一定的发电量,增加调度成本,能否顺利实施,需要社会各方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