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河鳗准妈妈背天线去"产房" 科学家望揭鳗鱼之谜

发布时间:2017-05-03

味道鲜美的河鳗与日本冲绳外海海沟之间,隐藏着一个世界之谜。科学家推测,黑暗深邃的海沟很可能是河鳗的天然“产房”,可谁也说不清它的准确位置。有意思的是,这段身世之谜,很可能由两尾背着“天线”入海的河鳗“准妈妈”自己来解开。

在崇明岛长江口外,一项特殊的标志放流试验将于明天进行。背着名为“PAT”的卫星通讯标志,两尾已经性成熟的野生河鳗将由此出发,游向广阔的大海。它们将记录下入海后的每一个重要瞬间。

项目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博士告诉记者,目前PAT技术主要用于大洋水生生物的研究,此次用它来研究日本鳗鲡(河鳗的学名)的繁殖行为,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河鳗“产房”究竟什么样

根据种种蛛丝马迹,科学家推断,河鳗的产卵区域可能位于冲绳外海海沟。只是,弄清楚“产房”的模样有那么重要吗?庄平说,揭开河鳗的繁殖之谜,不仅是科学家的兴趣所在,更关系到我国鳗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每年一二月份,长江口总会上演一场鳗苗大战。为何不尝试人工繁殖?“因为我们对于日本鳗鲡的洄游路线、产卵场位置及周边环境知之甚少。”庄平告诉记者,此次PAT标记放流有望为鳗鱼的全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绘制中华鲟洄游路线图

陪伴河鳗一同游向大海的还有8尾1岁大的野生中华鲟,它们的脊背上,同样背着名为“脱落上浮卫星通讯标志”的PAT装置。经由卫星中转信息,科学家便可知道幼年中华鲟爱在哪里安家,成年后沿什么路线返回长江繁殖后代,由此更好地保护“活化石”。

其实,早在2006年和2008年,东海所就在世界上率先利用PAT标志技术开展了中华鲟入海洄游习性研究,初步绘制了一幅洄游路线图。为排除河口地区轮船、建筑物及电磁波等的环境干扰,东海所的科研人员专门于今年上半年赴美,与Wildlife Computers公司共同研发、制作了适于跟踪河口鱼类的微型抗干扰PAT标志,重量仅为53克。

记者昨天在东海水产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看到,该装置形如一只迷你话筒,从上到下由天线、感应器、芯片、电池和脱落点组成,可感知并记录温度、盐度、光照、水压、流速等信息,并自动发送给卫星。为了不过多打扰鱼儿们的正常生活,根据事先设定的工作时间,10枚PAT标记将在3个月至1年内自然脱落。